西安附一兒童醫院【官網】
檢查孩子自閉癥方法,檢查孩子是否患有自閉癥,需要結合專業評估工具、醫生觀察、家長訪談以及可能的醫學檢查進行綜合判斷。以下是具體的方法和步驟:
一、初步觀察與篩查
行為特征觀察:
社交互動:觀察孩子是否主動與他人互動,如眼神交流、微笑回應、分享興趣等。自閉癥兒童可能回避眼神接觸,對他人情感反應遲鈍。
語言發展:注意孩子語言發育是否遲緩,如2歲后仍無有意義詞匯,或語言重復、刻板(如反復說同一句話)。
重復行為:觀察孩子是否有重復動作(如拍手、搖擺身體)、對特定物品的過度依賴(如只玩某一玩具)或堅持固定流程(如必須按特定路線行走)。
興趣狹窄:自閉癥兒童可能對普通兒童不感興趣的事物表現出異常專注(如旋轉的物品、數字),而對同齡人喜歡的游戲、玩具缺乏興趣。
使用篩查工具:
改良版嬰幼兒孤獨癥量表(M-CHAT):適用于16-30個月大的兒童,通過家長填寫問卷評估孩子是否存在自閉癥風險。若篩查結果為陽性,需進一步診斷。
孤獨癥行為量表(ABC):適用于2歲以上兒童,通過家長或教師填寫,評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。
二、專業診斷評估
發展評估:
丹佛發育篩查測驗(DDST):評估孩子在運動、語言、認知、社交等領域的發展水平,判斷是否存在發育遲緩。
蓋塞爾發育診斷量表(Gesell):詳細評估孩子在適應性行為、大運動、精細動作、語言、個人-社交等領域的發展年齡,與實際年齡對比。
孤獨癥專項評估:
孤獨癥診斷觀察量表(ADOS):通過結構化互動觀察孩子的社交、溝通、游戲行為,是診斷自閉癥的“金標準”之一。
孤獨癥診斷訪談量表(ADI-R):通過與家長深入訪談,了解孩子從出生到當前的行為發展史,輔助診斷。
醫學檢查:
聽力檢查:排除聽力障礙導致的語言發育遲緩。
腦電圖(EEG):檢測腦電活動,排除癲癇等神經系統疾病。
基因檢測:部分自閉癥與遺傳因素相關,基因檢測可輔助明確病因。
代謝篩查:排除代謝性疾病(如苯丙酮尿癥)導致的發育異常。
三、診斷流程與注意事項
多學科團隊評估:
自閉癥診斷需由兒科醫生、兒童精神科醫生、心理治療師、語言治療師等多學科團隊共同完成,確保評估全面性。
排除其他疾病:
需與語言發育障礙、智力障礙、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(ADHD)、兒童精神分裂癥等疾病鑒別。
早期干預的重要性:
若懷疑孩子有自閉癥傾向,應盡早(最好在3歲前)進行專業評估。早期干預(如行為療法、語言訓練、社交技能訓練)可顯著改善預后。
家長參與:
家長需提供孩子詳細的發育史(如語言、社交、行為變化的里程碑),并參與日常觀察記錄,為診斷提供關鍵信息。
四、家長可做的初步判斷
在等待專業評估期間,家長可通過以下問題初步判斷:
孩子是否對名字有反應(6個月以上)?
孩子是否會模仿他人動作或表情(12個月以上)?
孩子是否會用手指指向感興趣的事物(14個月以上)?
孩子是否會假裝游戲(如過家家,18個月以上)?
孩子是否對同齡人感興趣(24個月以上)?
若對以上問題多數回答“否”,需盡快帶孩子就診。

擅長: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多動癥、抽動癥、自閉癥、語言發育遲緩、小兒癲癇、矮...

擅長:對兒科常見病、急危重癥及一些疑難病癥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。尤其對皮膚...

擅長:自閉癥、發育遲緩、精神發育遲滯(智力低下)、語言發育遲緩、語言障礙、多動癥...